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阐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提出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伍凤 《广西教育》2014,(31):134-135
阐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提出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伍凤 《海外英语》2012,(24):37-38,46
教材评价对教师合理使用教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国内外英语教材的评价研究,对译林版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发现其优点主要有:教材组织具有渐进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时代性;教材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缺点有:侧重城市生活,极少照顾到农村学生;教学任务过重,难以操作;配套教材过简,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伍凤 《海外英语》2013,(9X):117-118
近年来,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跨文化交际本身就包含着双向沟通,我们学习外语"引进来"的同时更应该"走出去"。但是,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过分重视西方文化却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出现本族文化失语的现象。为应对这一现象,可开设一些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外语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内容,提高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伍凤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04-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重要,《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更具体的需求,根据区位特点,面向东盟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结构应由语言能力与语言适应能力、英语国家文化和东盟国家文化、交际技巧和交际风格、文化调试和文化适应四个部分组成,在教学中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有利于培养适合区位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发音准确是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有效交际的前提。由于英语输入量较少、缺乏系统语音学习,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发音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发音问题未引起注意正长期以往形成石化。元音、辅音和重音的发音情况直接影响发音的可辨度。提高这三方面的发音水平,可以进行语音理论训练,优化语音输入质量,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