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和青年瞿秋白都是从民主主义者走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五四以前,毛泽东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瞿秋白是空泛的民主主义者,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是封建士大夫后代,在五四以后为什么会走上同一条道路呢?其主观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然而,当时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并不乏其人,何以只有毛泽东和瞿秋白等少数先进分子才由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呢?这里,显然还有别的奥秘.关于这个奥秘,人们纷纷探讨,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奥秘,是因为他们的追求真理,都立足于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即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有必要探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高校积极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谁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史学界有过多种说法,但都被一一否定了。近些年来,又有人说是瞿秋白,一些党史教材纷纷照抄不疑,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所谓瞿秋白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主要根据是他在1923年6月和12月发表的《新青年之新宣言》、《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两篇文章,其中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论述。但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所有这些论述,都不能作为“首倡者”的依据。从论述的内容上看,瞿秋白所倡导的不过是一种“未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一方面,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处于革命领袖的地位”,即使资产阶级的革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有其内在规律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高 校德育的特点,科学把握高校德育规律。这就要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接受规律、合力规律、层次规律与扬弃规律。  相似文献   
6.
当前损害民工权益的情况大量存在,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已形成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此,必须提倡公平观念,切实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意识;制定正确的政策,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机制;从法律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建立和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迭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非农业技能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公开提出改变无产阶级性质的“全民党”思想,宣布用“全民党”代替无产阶级政党。中苏论战期间,中共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猛烈批判,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党”并不全错,而中共过去对“全民党”的批判也不全对。重新审视和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政党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这是已有定论的。毋庸置疑,在他的一生中,功绩是主要的,过错是次要的。但是,可以说任何一个正面的历史人物都能得到如此完全相同的评价,所以“功大于过”并没有真正反映瞿秋白确切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评价瞿秋白当然是依据他一生的主要社会实践。然而只有认真找出其社会实践的独特之处,才有可能对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较准确的评价。在这方面有两点很值得注意: 第一,五四以前的瞿秋白,虽然已经在黑暗中摸索着救国救民的真理,但基本上“是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起因于我党已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走自己的路,并非浸无目的盲干。这些改革的中心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方向是明确的,对于搞活经济也起到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未真正认识到原有体制的症结所在,因而不可能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有其内在规律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高校德育的特点,科学把握高校德育规律.这就要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接受规律、合力规律、层次规律与扬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