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例1 在△ABC的BC边上取一点P,若(AB)~2-(AP)~2=BP·CP,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及图形结构,可引入一条线段为辅助量,即设AP在BC上的射影长为t. 证作AD⊥BC(如图1),设DP=t.∵AD~2=AB~2-  相似文献   
2.
在分式运算中,根据分式的结构特点,使用一些技巧,不仅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计算速度.一、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做完一道习题后,不要满足于现状,还应进一步多角度探索,去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设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图1,AB为圆O的直径,OD AB,BP交圆O于P,交OD于F,AP的延长线与OD的延长线交于E.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微波等离子体研究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多种物理方程,仿真等离子体瞬态机理。仿真描述等离子体放电过程,获取等离子体在大气压微波激励产生和维持的机制,给出电子密度、电子温度、气体温度的瞬态与空间变化,数值仿真的方法节约成本、缩短研究周期,且能够更清晰的描述放电过程的瞬态物理特性,是研究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点评人:华伟,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波等离子体、微波化学、射频电路。  相似文献   
5.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可按课本上归纳的五个步骤来解,但要使解法简捷合理,还必须根据方程的特点,认真分析,灵活安排这五个步骤,这样则能化繁为简,妙解生辉.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ube-sphere intersection weld(J-groove weld) and establish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ube-sphere intersection trajectory.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groove welds,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welding gun orientation is first simplified.Then the kinematic algorithm of a welding robot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screw theory and exponential product formula.Finally,Solidworks and SimMechanics are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kinematics of the welding robot,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kinematic algorithm.  相似文献   
7.
本文举例说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例1 一堆彩色球有红、黄两种颜色.首先数出的50个球中有49个红球,以后每数出的8个  相似文献   
8.
浅析a~(1/2)     
大家知道 ,式子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理解这个概念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表示非负数 a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 .在实数范围内 ,负数没有平方根 ,所以当 a<0时 ,a没有意义 ,如 - 1、 - 2不能叫做二次根式 ,而2 x- 4只有当 2 x- 4≥ 0 ,即 x≥ 2时才是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和无理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4是二次根式 ,而它的值等于 2是有理数。同样 ,二次根式 9、 1 6也是有理数。当然 ,二次根式 2、- 3就是无理数。但π也是无理数 ,它却不是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和它的值。二次根式 9的值是 3,而二次根式3的值是无…  相似文献   
9.
举反例和反证法是判断命题真假的两种方法,但本质不同. 所谓反例,通常是指用来说明某个例题不成立的例子.举反例就是证明某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一册(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进行消元,这是解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方法,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除此之外,在实际解题时,还可根据方程组的特征,灵活运用一些特殊方法,从而使解题简捷、明快,提高你的应变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