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佩弦 《天中学刊》2000,15(3):40-40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如实作证,不仅是调查人员及时弄清违法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公正审判的需要,也是单位和个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证人作证几乎每起案件事实的认定都不可缺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证人拒绝作证的情况。一、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一)证人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二)本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而拒绝作证。如甲之父知道甲盗窃他人财物,为使甲免受法律追究而会拒绝作证。(三)证人害怕受牵连而拒绝作证。有些证人不懂法,认为作证会…  相似文献   
2.
何佩弦  管清华 《天中学刊》2001,16(3):117-118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得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正当防卫权的行使远非是毫无限制的,而是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不能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区分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什么原则或方法来认定 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呢?…  相似文献   
3.
在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问题历来是当事人争执的焦点。人民法院在确认判决子女抚养的归属时,必须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出发,把维护子女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考虑父母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何佩弦 《天中学刊》2001,16(Z1):96-96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也是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问题。事实上,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十分复杂,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学校忽视全面教育,教育不当或不充分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的潜在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是,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剧增的情况分析,学校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