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向探究性学习转变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可能寻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而开展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科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农民工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导致所谓的"差生"越来越多。作为校长,我觉得培养教师"心中无差生"的理念尤为重要。要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自觉树立"无差生"的教  相似文献   
3.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向探究性学习转变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可能寻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而开展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英国科学家阿姆特朗说:“实验总是以发现、以探究为追求目标的。实验在学校里是教授学生去发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我省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探索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省教育厅成立课题组,开展了“四川省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的专题研究.该项目被列为2011年度四川省政府政务调研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5.
·背景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二年级《生物》教材必修二中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命题热点。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学生已学过基因的两大遗传规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为“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中首先介绍基因在染色体上.然后以红绿色盲为例介绍伴性遗传的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以及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作为民族自立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和生命线 ,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 ,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生物学教学中 ,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 ,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培养出来的人才 ,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 ,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们当前进行生物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才会有自主学习 ,才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爱因斯坦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  相似文献   
7.
谢无量年谱     
谢无量原名蒙,又名沉,幼名锡清,书名大澄,字仲清,号希范,别号啬庵。 父谢维喈,号凤岗,科举出仕。先后任安徽芜湖、庐江、当涂、池州、天长等知县。仕宦期中,较长期住芜湖家“憩园”。母张氏,生四子,无量行二。妻原配陈顺庵。续弦陈雪湄,金陵大学中文系毕业,美国密执安州大学语言文学硕士,攻读英国爱伦堡大学博士。子谢祖仪。祖籍四川省梓潼县白云乡九根柏。出生地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金马沟(今三星桥金马寺村)。出生时间是清光绪十年甲申闰五月初六日,即公元1884年6月28日。 1893年至 1894年(九──+岁) …  相似文献   
8.
培养中学生成为"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的一代新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将人文素养的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教育才能够实现。中学自然学科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通过自然学科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