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1.
口译课教学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口译人才紧缺,作为国内培养口译人才主要基地的外语院校(系、部),在口译课教学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口译流程、口译质量标准、口译员素质、口译教学统一大纲、口译师资、教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诗可译的立场,以古今中外的典型译例为对象,讨论诗歌翻译中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诗的内容和意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汉语古诗英译时须认真对待的行为主体和时态问题,等等。文章还对译诗佳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言辞语境(又称上下文)是语境诸分类中的一种,对释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范例,对言辞语境在消除歧义,排除模糊含义,确定指示语所指及补充省略意义等方面的作用加以讨论,并就英语阅读理解中如何利用言辞语境排除词汇障碍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古文百篇英译》(以下简称《英译》,100 Chinese Classical Prose Writ-ing in English,王恩保,王约西编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出版)收编了起自春秋的孔子,迄于清代的沈复整整100篇优秀古典散文及其相应的英语译文。译文取自35部中外著名译家的汉英译著。名篇与佳译珠连璧合,相映成趣,堪称是一部向外国人和海外华人介绍中国优秀古典文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读本。不过,本文之意不在佳译欣赏,而是拟将笔者在该书中所发现的一些尚未得到纠正的误译列举出来,与读者共同探讨。1.(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文)The Master said:"I have listened in silence and noted whatwas said;I have never grown tired of learning nor wearied of teachingothers what I have learnt.These at least are merits which I canconfidently claim."(By Arthur Waley et al.《英译》第60页)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将学到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他人而不觉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孔子是中外教育史上名闻遐迩的卓有见地的教育理论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他向来以好学著称,主张“敏而好学”,提倡“不耻  相似文献   
5.
诗可译,但古汉诗英译,必须处理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诗的内容和意境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行为主体的确定及时态的选取。  相似文献   
6.
从法律规避行为本质与自然权利相互关系等角度出发,结合国际上存在多法域的客观实际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主权让渡、法律趋同态势等因素,提出对法律规避效力作中性认识的观点,主张对法律未明令禁止规避的情形,借助法院地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进行效力认定,为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处理法律规避效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及语用原则的角度分析中美言语交际中存在的障碍。研究证明, 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影响语言的编码和表达; 交际中不同民族对语用原则的偏重也会构成一定的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8.
一、统测简介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统测(通常称英语专业四级统测/考)是由国家教委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测试中心统一组织进行的一种尺度参照性标准化考试,旨在检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推动校际交流学习,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四级统测于1992年正式开始,每年5月中旬举行,考试对象为英语专业及其他涉外专业本科二下学生.目前的考试内容覆盖听力、阅读、词汇、语法、写作,具体项目有6个:写作、听写、听力理解、完形填空、语法与词汇及阅读理解.考试时间为155分钟.试题中35%为主观题,由人工统一阅卷;65%为客观题,由机器阅卷.阅卷地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生成绩单以国家教委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发放.虽然国家教委希望教委直属院校都要参加,但四级统测主要采取各院校自愿参  相似文献   
9.
议英语中的法语借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语词借入英语后,其发音、拼写及词义都程度不同地发生了变化,形成与法语对应词既相似又不同的二重性。本文对此加以阐述,并就法语借词如何方便英、法双语的学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