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重要人物。关于宋美龄的出生年份,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1897年、1898年、1899年、1901年等多种说法。笔者通过对《武岭蒋氏宗谱》、蒋介石日记、宋美龄第一次赴美护照、纽约宋美龄墓碑等关键证据的比勘、辨析和考订,确认宋美龄生于旧历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即公历1898年3月4日。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社会变动都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同样,语言的律动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处于急速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语言——上海方言,无论从语言的整合、构成,抑或语言的地位、包容性等方面,皆反映了当时上海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上海方言的变异,为我们解读上海自开埠以来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急遽变迁的社会运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流行的历史时期步入复兴之路的。近代中国佛教界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有以下一些基本看法:佛教重视科学;佛法不违背科学;佛法可以与科学互补;佛法高于科学;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这些观点反映了佛教与西方一神教的差异,但基于时代的原因,当时的佛教界尚不能认清科学现象和科学精神的区别。中国佛教接受了科学主义的洗礼未必是坏事,但现代人间佛教还必须从科学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才有可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房东经济"是伴随着经济开发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农民致富的新型经济形态。它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满足了部分农民增加收入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仅仅是农民生活的一种经济补充,不可视之为农民增收的唯一来源,更不可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亮点"工程,其自身有着无法克服的发展瓶颈。科学规划、综合整治、稳步发展无疑是保证"房东经济"良性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八年浩劫,加之水旱蝗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华中解放区经济衰退,民生凋敞。苏皖边区政府作为战后华中地区统一的民主的地方最高自治政府,励精图治,兴利除弊,在着力恢复边区人民生活与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拥军优抗运动,及时颁布并落实了系统而周详的优抚安置规章条例,有力保障了荣军的经济与政治生活,稳定了后方秩序,激发了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士气和人民参战、支前的热情,其一整套荣军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红军时期与抗战时期的优恤政策,为建国后我党我军统一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青团充充当了国民党控制和笼络青年的工具,然而它与国民党之间又存在着非常奇特而微妙的关系,表面上它是国民党的助手组织,实际上与国民党互不统属,由于它先后被复兴社分子和蒋经国所掌握,三青团并入国民党后,势力非但未减,反而扩大,国民党逃至台湾后,仍长期影响着台湾政局。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政体形式系根据1911年11月公布并于1912年1月又修正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行政首领“有统治全国之权”,显然采取的是美国式的总统制。及至1912年3月,在孙中山即将辞职、袁世凯即将上任之际,南京临时政府参议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终又废除总统制而改行责任内阁制。短短二个月的时间,国家政体作如此变化,而且对这一重大变化,以往一般著述仅一笔带过,鲜有论及。本文试就这一转变,略陈固陋,尚蒙赐教。  相似文献   
8.
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凯内阁是在清朝统治者处于20世纪初年内外交困的情形下出现的。统治者仿行宪政,欲谋国家政体的变革,力图继续其王朝的统治,终因辛亥革命的冲击,立宪势力的日渐离心,清廷的努力归于失败。尽管如此,袁世凯内阁的出现,大清王朝的国家政体已开始逾越封建专制的樊篱,在政体近代化的艰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教案研究的不断拓展,反洋教运动愈来愈为史学界所瞩目。本文拟将清末的反洋教斗争划分为四个时期来加以考察:一、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中法战争之前;二、从中法战争到甲午战争之前;三、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四、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之前。笔者试就清末近七十年反洋教思想的演变,作一浅析,以期见教于学界前辈,谬误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与宪政影响下产生的清末内阁,基本上是按照西方内阁建制所组构的一种新内阁,虽则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较为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本质上已不同于封建专制下的旧内阁,其在立宪依据及阁制的组构等方面,反映了封建专制政体向近代立宪政体趋动的一种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