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针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检测学生运用英语从事日常生活和业务工作的能力。该文浅谈听力理解的测试目标、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如何提高在考试中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新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司空图所列举的每类风格针对的不仅是文学艺术,还包括人的精神状态或生命状态。《二十四诗品》是以“道”为核心,呈现的二十四种人生境界和生命状态。与西方的风格论相对照,其目的是凸显我民族古代风格论的特质。《二十四诗品》风格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学态度有关,即把写诗作为严肃的“立言”事业。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丰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并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乌江流域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乌江和乌江流域的资源发展乌江流域经济化,是振兴渝黔一省一市的希望。乌江流域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5.
员工和团队创造力是影响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多个层次综合考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标取向理论与创造力成分模型理论,通过构建多层次模型(HLM),探讨学习目标取向对创造力影响的多层次影响机理。通过对84个研发团队样本(84个团队主管,337个团队成员)的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员工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前者对后者表现出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2)团队学习目标取向对于团队创造力不仅仅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团队自省产生积极影响;(3)同时,团队自省对员工创造力产生明显的跨层次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跨层次正向调节员工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4)员工创造力通过创造力支持的企业文化形成团队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何奕 《广东教育》2007,(10):32-3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  相似文献   
7.
我想当动物     
我想当动物。我想当一只不会被人类伤害、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动物。那个时候,我不用担心有谁会破坏我的家园,我可以没有丝毫烦恼,愉快地生活在地球上,多好啊!假如我是一只美丽的百灵鸟,我会飞翔在蔚蓝色的天空,用我美妙婉转的歌喉唱出最优美动听的歌,让聆听的世界万物都绽放笑脸。假如我是一只活蹦乱跳、调皮捣蛋的小猴子,我会在每根枝条上荡秋千,在树冠上玩滑翔,不知疲倦地爬上爬下,和伙伴们快乐地玩游戏。假如我是一只孔雀,我会高昂着头,迎风招展我美丽的屏,让森林里的精灵在我的羽毛上跳舞。假如我是一只老虎,我决不做让人害怕、野蛮、…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是实现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合作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四化”课堂。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是实现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合作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四化”课堂。一、实现自主化,构建新课堂“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  相似文献   
10.
雨的传奇     
雨天,撑一柄伞,独自漫步在雨中,看着雨中寥落的行色匆匆的过客,欣赏雨中朦胧的世界,这也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这温柔、缠绵而又淅沥的雨,也喜欢在宁静的夜晚听雨。晚上,当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静静地躺在床上,默默地听雨点打在树上,窗上,水泥地上,稀里哗啦响个不停。那雨,仿佛在窃窃私语,又似在和你悉心交谈。有人说生活原本是一部过于复杂的书,尽管我们用心去读,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