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文学作品中,写人记事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因为它是展示典型环境的必要因素,而且景物描写还是衬托人物、渲染主题、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有成就的作家,也都是写景的能手。写景在抒情性散文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景物往往成为这类作品的主  相似文献   
2.
刘白羽是个爱海的人,那横遭禁锢的十年也并未改变他爱海的心。他说:“我爱海,但我许多年没有机缘看到海了。可是,海的怒涛在我胸中激荡,海的狂飙在我耳边呼啸,海啊!我多么想奔到你的眼前,亲切地向你致意,和你拥抱。”(《海歌》)这种感情,使他十年后重见天日时很快奔向大海的怀抱,让浪涛激荡他的情思,让海风吹动他的灵感。  相似文献   
3.
中西民族服饰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从中西民族服饰设计发展文明系统、宇宙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二者加以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双方的联系和差别,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充分吸取中西服饰文化中的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4.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激情奔涌,气势磅礴,华彩丰瞻。这是其散文风格雄浑壮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语言特色,是由用词色彩绚丽,遣句气韵充足,修辞神魄飞动等诸多语言艺术功力熔铸而成的。这种语言特色,蕴蓄着力与美相结合、情与景相交融的艺术特征,颇具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白羽的新作《秋阳集》,是作者人生之秋,创作之秋的更为沉静、澄敞、纯正,练达之作,创造了越过春阳般妩媚,夏阳般热烈,而达至秋阳般宁静温暖的艺术胜境。其意境,如秋阳般“灿烂中包含着清幽”,隐去一些奔放于外的热情,而多了一些凝炼与含蓄。其风格,更加深沉,练达,有了生命之秋更为成熟的“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其文采,亦如秋阳般瑰丽、庄严,于华丽之中显出刚劲之气,于优美之中透露出壮美风骨。  相似文献   
6.
当代游记散文的创作已走入一格式化的胡同,无非“摹景记游”、“移步换形”而已。散文作家郭保林不满于这种格局,在创作实践中有新的审美尝试。本文对他运用的时空跳跃拓展艺术空间以及历时性的动态描写、多景物的交融、正反结合的情思切入等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认为他的游记散文以丰富的审美内容带来了审美层次的多元化,展示了游记散文的多套路写法。  相似文献   
7.
刘白羽散文的意境创造何宗文虽然不能视意境为散文必备条件,但意境美的散文,是人们公认的散文佳作。这是散文发展历史积淀下来的审美经验。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结合而成的艺术形象,或者说是描绘的生动画图与蕴合于中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作家各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艺术。刘白羽的散文不象杨朔散文讲究结构的玲珑精巧、曲径通幽,也不象秦牧散文滚雪球似的罗织知识,发挥事理,他较为随意地任情感激流奔突冲闻成壮阔流畅的结构形态,有顺流而下一泻千里或左右横溢流淌自如的磅礴气势。叙事则一气直下,节奏明快;描写则尽情铺展,波推浪涌;抒情则意识流动,时空跳跃。思绪如大河流水那样有波澜壮阔之势,有层出不穷之态。刘白羽的散文,是顺应真实自然地吐露情感之需而形成舒展流畅之结构风格的。他常是振笔直书,随意赋形,一吐为快,情达而已。《万炮震金门》的写作就是如此。“这里没有任何形式的约束,或一定规格的限制,这里可以自由而亲切的谈心,从创造新世界的庄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说怀念文,是指缅怀故人,以寄托哀思、颂扬人品的怀念性散文。这种怀念文,在刘白羽新时期的散文中,见于《芳草集》、《海天集》的就有十篇之多。这是刘白羽散文创作历程中的新收获。尤为可贵的是,这些怀念文壮写“人生的海”,在努力“追求开阔的  相似文献   
10.
何宗文 《考试周刊》2023,(37):23-28
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阅读和写作是每位初中生需要重点具备的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这两种能力,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并没有进行有机整合,导致整体读写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开展阅读与写作的深度结合,促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实践中积累更多知识,增强读写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