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建木 《寻根》2005,(6):76-81
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位于婺源县西北部,距今婺源县城紫阳镇约20公里,这里青山耸立,绿水环绕,田园优美,适宜居住。西冲村现有138户、561人,90%以上为俞氏。全村现有房屋85幢,其中清代建筑40余幢,且保存完好。此外还有石壁井、八只坎、新安第一泉、长生泉、乙照斋书屋、相公庙、关帝庙、入云松等古迹和景点。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料液在烟叶中的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对葡萄糖在烟叶中的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 h,低温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所施加葡萄糖均附着在烟叶表面,未能渗透到烟叶组织内部。进一步观察切片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认为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阻挡了葡萄糖分子的渗入。  相似文献   
3.
何建木  李盛富 《寻根》2008,(3):71-76
高迁古村位于风光旖旎的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东距县城19公里,与坐落在白塔镇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星岩、雪洞等为邻,拥山环水,景色宜人。整个古村倚青山为屏,秀水为带,融山、水、古建筑群为一体,是浙东乡村民俗文化的集合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南疆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起点低、速度慢、扶贫攻坚难度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迫切等状态,如何借助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历史契机推动自身“新四化”建设,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以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重点探讨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背景下南疆欠发达地区县域实现“新四化”建设的实践历程与途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何建木 《寻根》2013,(5):94-100
关于徽州商人的研究,就徽商群体而言,学术界已取得深入进展,但就徽商个案(生活史)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2004年年底,笔者为撰写博士论文到上海图书馆谱牒部查阅资料,意外发现了一册不分卷的民国38年(1949年)“詹福绥堂”钞本《庆源詹氏家谱》,在此谱卷最末附有一篇十分珍贵的3000字自传体人物传记:《福熙自述》。此传记讲述了作者一生的创业史尤其是抗日战争之前的坎坷经历,内容包括家庭生活的辛酸、创业的艰难、收获的喜悦以及人事的更迭与浮沉。本文即以《福熙自述》为中心阐述以詹福熙(1887-1970)为代表的民国时期上海徽商的经营及其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何建木 《寻根》2012,(1):79-81
仙居地处浙江南部山区,历属台州辖地。仙居最早的居民是古瓯越人,战国时为越国领土,东汉时期今仙居、天台一带聚居着众多国内高僧名道,是著名的宗教圣地。仙居原名乐安、永安。  相似文献   
7.
何建木 《寻根》2012,(3):74-83
徽州是程朱桑梓乡邦,也是宋明理学渊源之所在。明清两代徽州人才辈出,产生了大量进士举人,成为中国科举文教事业最繁盛区域,被视为“东南邹鲁”。宋明以来婺源一邑在科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徽州府各县一直排名最前列。唐代婺源即有胡学等考中进士。宋代婺源县具有科举功名者多达288人,位列徽州府第一,宋代婺源县学人所创造的学术著作也位列徽州府第一。  相似文献   
8.
莎车巴旦木是世界稀有珍贵坚果,在南疆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有着悠久种植历史,以莎车县为主产区。莎车县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中国巴旦木之乡”,由于在种植技术、深加工和商品营销等方面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其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首先全面梳理莎车巴旦木在产业化种植和经营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在深入对比分析美国加州巴旦木产业化种植与经营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对如何推进莎车巴旦木产业化种植与经营的健康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新疆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务必重视城市发展问题。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域城市,它不同于大中城市,其发展有自身特点和规律。以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分析论证目前南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进而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县域城市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旅游非优区尤其是县域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以南疆欠发达地区的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对其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等级结构和区位条件等背景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旅游非优区县域旅游深度开发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