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留心观察生活。写好观察日记 没有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所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观察思考,离开了表达训练,学生要想把文章内容写得充实且具体.那简直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何明婷 《学周刊C版》2011,(7):191-191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冒犯的,学生只能是唯命是从。而新课程标准则打破了旧的教学传统,它强调的是在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正是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让学生有了安全感,才使他们充满信心,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才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种平等的关系,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主动参与的、轻松愉悦的、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这样的环境气氛,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能;更能促进教学的成功。但是,要建立这样的一种气氛,就必须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希望、含笑的默许等,并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信任老师,依赖老师。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位置和老师放在同等的水平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为教师上好语文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