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互联网的应用力度,并且在生活、学习与娱乐方面,网络也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于当今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已经不是陌生的字眼,许多青少年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在网络的冲浪当中,他们作为网络的主力群体之一,由于身心尚未发展完善的原因,所受到网络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而互联网络的发展既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传统社会环境下不曾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文章尝试从我国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以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综合影响方面,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这是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要贯彻这个“若干意见”,实施这个“繁荣计划”,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是哲学社会科学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采用“体验型”课型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对传统的以“讲授型”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围绕思想品德课的课型改革,人们在“讲授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如“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咨询型”、“体验型”等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体验型”课型进行了实验与研究,现仅就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点浅见。一、选择适当的体验方法,科学设计体验情境是上好“体验型”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所谓“体验型”课型是指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事物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美育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审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黑格尔曾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因此,美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具有令人愉悦的特点,它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仍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一切道德…  相似文献   
5.
在“两课”教学中诠释马克思主义精髓,对于提高学生领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春歧  姜敏 《教育探索》2007,2(12):108-109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针对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进课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传递教学信息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时效性、实践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问题,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尽管它本身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配之下,但它又对经济基础即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反作用,并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影响全部社会发展。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尽管它本身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配之下,但它又对经济基础即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反作用,并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影响全部社会发展。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等院校公共课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公共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为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