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研究采取自传社会学、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选择—过程—结果”为逻辑绘制教育画像,发现中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参照依赖心理及中职院校独特的场域特征在其受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可凭借课程知识类型多样、“不完全以学习成绩为运转中心”的场域特征,唤醒并维持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希望等积极心理要素,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畅通的升学机制,为学生提供升入本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文凭需求。为此,应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课程内容质量、教师过程性干预等方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职吸引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基于主体选择性视角对中职吸引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制约中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为毕业生的教育选择相对受限。具体而言,相比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难以较好满足公众选择高学历的普遍性教育需求、选择院校地域及所学专业的个性化教育需求、选择参军等多样化教育需求。这与职业教育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中职定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中职升学考试的效力有限直接相关。基于此,提升中职吸引力应增加中职毕业生获取本科教育文凭的机会,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加快建立与普通高考同等效力的职教高考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