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余兴国 《天中学刊》1999,14(4):108-110
竺可输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分不开。竺可须认为,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近代科学方法只限于归纳法与演绎法。但竺可桢认为“假说一演绎法”才是真正的科学方法。竺可输在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里开创了一种记载研究法。竺可份的科学方法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保持了张力。  相似文献   
2.
竺可桢认为以任务带动学科是一条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理论科学或称基础科学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泉源,我们要保证一定的发展规模,不能放弃;当科学从神学的奴婢的地位得到解放时,科学的个人英雄时代到来了,这也是本世纪“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科学传统的渊源,但是新中国科学研究要走集体化、群众路线,科学院和高校应加强联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经验。学术自由是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余兴国 《科技风》2014,(4):131-132
本文用ANSYS软件分析简支梁受集中力,通过分析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对混凝土开裂、开裂过程前和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屈服进行分析,来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