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有关宏观调控的认识问题两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余学本为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一些认识。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摒弃。这就是说:(1)我们...  相似文献   
2.
掌握课程的特点,根据课程的特点来复习,具体落实政治理论考试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大有裨益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最大的特点,是课程内容有了重大调整,概括地说,一是压缩了资本主义部分,增加了社会主义部分。相应地,章节结构和考查要点也作了重大调整,并且根据中共十六大报告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考查要点。这是考生复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资本周转”和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一样,都是研究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第一篇考察资本在它循环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形式和这个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分析资本完成一次循环所经历的总的流通时间。第二篇则是把循环“作为周期的循环,也就是作为周转来考察的”。它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这就  相似文献   
4.
5.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余学本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一个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重大关系,江总书记在向全国人民展示今后1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之际,再次重申并强调这一关系十分必要和及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报刊文章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由于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社会公有制,因而“那时候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产生集体所有制这样一个概念”。有些同志则持异议,他们或者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没有‘集体  相似文献   
7.
由陶文达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概论》,近日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国家教委推荐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程的试用教材,也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作的具有开拓性的理论研究与理论阐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历来是举世瞩目的问题。这不仅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在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在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概论》明确指出:所有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选择并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因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  相似文献   
8.
关于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第一个基本经济特征的表述,在中译本中有不同的用法。有时用的是“生产集中和垄断”,有时又用“生产积聚和垄断”。看到这种情况,人们很自然地要问:到底是“生产积聚和垄断”,还是“生产集中和垄断”呢?有人弄不清究竟,又怕不合原意,在文章中使用这个表述时,就采取了两者兼顾的办法。比如在一些通俗小册子中,我们就看到“垄断是由生产积聚和集中引起的”这样的提法。可见,弄清楚这个问题是必要的。这里,仅就我在学习中经过初步查对得到的资料,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列宁说的“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