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规律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社会活动有没有规律性?人与自己的社会活动规律的关系怎样?这是千百年来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在探究人的奥秘时不能不回答的重要问题.唯物史观的创立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不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没有终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大大增强,重新研讨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在现代,当人和人的未来作为全球性的问题提出来以后,对于人和社会规律的关系的再认识就更加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元哲学角度,从古今中外哲学的发展,说明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的性质与功能.根据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变革,提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3.
快乐足球     
到深圳看航母。到沈阳看足球。不能去沈阳,那么在航母上看,也是蛮有创意的。在南中国海上的明斯克航母的甲板上,近万人看5台投影彩电,喝同一个牌子的啤酒,听自己敲出的锣鼓,唱张口就来的国歌。当于根伟破网时,汽笛长鸣,礼炮一声……真的不同于酒吧,不同于过去。  相似文献   
4.
首先说明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恩格斯所做的独立贡献及在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中对它的运用.其次着重说明在使唯物辩证法理论初步系统化方面恩格斯的突出贡献,即确立它的研究对象、揭示它的主要规律和范畴、阐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正>1914年至1916年间,列宁研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全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并作了大量的摘录和评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的年代,列宁专心致志地研究哲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他深入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唯物辩证法,是为了解决革命的迫切问题,即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帝国  相似文献   
6.
罗赓,男,15岁,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学生。2001年12月开始学习钢琴。2004年4月赴京参加奥地利维也纳布雷纳音乐学院的考试。5月11日,罗赓收到了录取通知书。9月,小小少年独自远行……人们在给予他美好祝愿的同时,也很想知道学琴两年就直升欧洲著名音乐学府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口头上承认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又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们错误地把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看成理论可以“衡量一切”。这种观点,实际上把实践标准排斥在理论和认识论的范围之外,另立了一个“理论标准”。“理论标准论”是完全错误的,是林彪“四人帮”长期散布唯心主义谬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胡同组织家庭妇女参加生产,在1958年七月中旬建立了红旗居民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包括古代希腊哲学和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在内欧洲辩证思维史的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它从实践观、历史观、自然观、思维观和矛盾观等方面实现了革命的变革.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为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提供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