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文化消费。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接受文化娱乐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娱乐新闻填补了人们在社会生活空白期的心理空虚,转移了对悲哀事物的注意力,舒缓了由于社会必然的不协调而导致的压力和情绪。受众有四种心理需求原因: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原因、受众自我实现明星梦的需求原因、受众娱乐休闲的需求原因以及受众逆反心理的需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时上海首屈一指的知名媒体,《申报》瞄准市场,发现新兴的电影明星一定是读者关注的目标,《申报》和电影公司为了各自的利益,对电影明星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宣传电影知识,培养电影受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电影明星方式,在报纸编辑上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特色:对电影明星进行炒作、独有一套吸引人的报道手法和用卖点报道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申报》电影明星报道了解大众文化的发展情况,主要从大众文化的现代娱乐方式、受众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和选择以及《申报》电影明星报道推动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发展三层阐述《申报》电影明星报道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文评语的写作却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妨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该从注重语言艺术、讲究文学色彩和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来写好作文评语,以提高作文效率。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对高等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呈现倒逼之势。新时代下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培养,为传媒教学指出了前进明路。本文在分析传媒人才的教学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媒型人才以及突出教学问题做了简要概括,通过把工作室制与传媒教学结合,希望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接社会人才需求与就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余庆华 《编辑之友》2012,(8):121-122,125
明星新闻报道争议不断,对明星应如何报道呢?媒体应把握怎样的原则,来提升明星报道审美价值?回归历史,以史为鉴,20世纪初《申报》是如何报道明星的?《申报》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申报》必定集中报道。中国的电影明星产生于20世纪初,研究《申报》电影明星报道,以《申报》对阮玲玉的报道为例,从社会责任理论、保护人格尊严、社群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审视当今娱乐明星的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霍尔模式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种受众视角,是一个关于受众接受媒介讯息的诠释性典范模式。该模式从2000年译介到我国,经过十年的发展,使我国受众研究由定量研究进入到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广播新闻编辑的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庆华 《视听界》2005,(5):50-51
现代新闻编辑较从前最大的变化就是编辑的策划性加强了,它是信息技术发展、媒体不断革新后的产物,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媒体进步的表现之一。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由于受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受众素质相对较低、媒介仍处于抢滩占地的扩张阶段等因素的影响,编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直线性、平面性、主流性和延时性的特点。而信息时代到来之后,随着电视、网络的兴盛,个人接受信息的途径日益扩展,受众兴趣也更趋于多元化,这些都对作为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新闻编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时代理应发展信息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相似文献   
9.
余庆华 《文教资料》2014,(12):41-42
相对于同龄人来说,接受中职教育文化的学生在基础文化的学习上具有特殊性,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注重“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偏重“人文性”,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学习能量是英国教育界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学会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许多实验也证实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中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教师的教学机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教学中运用挫折教育、鼓励教育、培养发散思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开挖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