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如梦令》组词,是王崇炳精神存在的一个缩影。其以"和"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哲学层面上呈现为"万物共吾庐"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伦理道德层面表征为"莫道他人横逆"的大度仁爱态度,在情感体验层面则流露出"人在大安沉醉"的生命情怀。其精神生态观以理学思想为哲学底色,有一定认识论的局限性,但对"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审视人的精神生态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花山岩画传说的网络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传播空间相对集中;审美娱乐功能相对突出,其他功能相对弱化。这主要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相对固定化使然。事实上,花山岩画传说和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要发扬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尚有可作为的空间。就网络传播而言,可考虑开辟新的广阔空间,传播主体应重视其多元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异化"存在泛化的现象,有其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亦有解读者自身的缘故。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训,旨在寻求马列文论在当下文艺批评中"为何"与"何为"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夷坚志》是我国古代文言志怪小说中的一部大作。多数学者认为《夷坚志》体现出较为浓厚的理学色彩,而王瑾《(夷坚志)与理学关系新探》一文则认为《夷坚志》不少地方表现了与理学相异的旨趣。从尊重文本事实的角度出发,细读文本,并结合艺术创作心理分析,洪迈的《夷坚志》不仅折射出理学思想,而且还存在人物的客观思想与编撰者的主观思想断裂的现象。文本所体现的理学观念当与洪迈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区别视之。  相似文献   
5.
王崇炳以“山居乐”为题的《望江南》组词,体现了独特的自然审美和对传统耕读文化的体验与升华.山居书写,既标举了一种地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简单生活观,又回应了后现代社会对“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