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因此要以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四个维度为指导纲领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教育方式的隐蔽性、教育效果的有效性等优点,成为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切入点。以文化为抓手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完善思想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社会对辅导员定位存在着模糊认识,在大环境影响下辅导员自我定位也较为模糊,自我认同感不佳,看不到前景及自身的努力方向,进而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如何有效提升辅导员的自我职业认同感,最大限度发挥其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作用,具有了现实意义。通过各项措施让辅导员成为学习型、专家型、研究型人才,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队伍归属感、从业使命感,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发展的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3.
余海蔚 《文教资料》2015,(2):126-127
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新的方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理念,以渗透性教育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中,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弱势群体,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对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教育性也具有民族性,其意义十分深远。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培养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创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