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是古汉语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它们的来源不同,含义、功能也不同。但是在当前的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这三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尚未获得一致的看法。在给古籍作通俗的注解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简便起见,在叙述时最好用“通”这个术语表示通假字,用“同”这个术语表示异体字,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  相似文献   
2.
余淑荣 《教育与职业》2012,(25):102-103
加拿大高校管理与大学自治制度 加拿大高校管理的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国家的结构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权力并不高度集中,各省均具有相对宽松的自治权力.具体到教育方面,按照加拿大相关法律的规定,发展教育事业是各省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职责,相关政府机构都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义务和责任.也正因如此,各省均设有专管教育事业的教育部,这其中高等教育工作就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的重新解读,认为这首词是作者为自己写的一首“长门”词,极其隐秘地诉说了自己“被疏无嗣”的苦衷。而并非文学界一直认为的是其晚年代表作,因为词中既无亡国之痛,也无嫠纬之忧。  相似文献   
4.
废名、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创作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不同于鲁迅、茅盾等,他们更加讲究主观个性的表现,把表现“美”当作创作的最高追求。废名的小说是一首首真善美的诗,它使小说意境“雅化”,沈从文的小说是一首首湘西民歌,它使小说的意境“通俗化”。一雅一俗,概括了他们小说意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的重新解读,可以认为这首词是作者为自己写的一首“长门”词,极其隐秘地诉说了词人自己“被疏无嗣”的苦衷。而并非像文学界一直认为的是其晚年代表作,因为词中既无亡国之痛,也无嫠纬之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归纳分析指出《战国策》中策士说辞的特点:一、在陈说方式上,以声势夺人;二、在陈说内容上,杜撰寓言,间杂鄙俚;三、在陈说态度上,强词夺理,巧言令色;四、在辞令风格上,铺张扬厉,夸饰鄙俗。进而讨论了产生这些不同特点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代的士族文化,决定了策士的说辞是功利的、现实的、通俗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归纳分析指出《左传》中人物说辞的特点。进而讨论产生这些不同特点的社会化背景.可以发现:它反映的不仅是古代思想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当时社会观念中的仁、义、礼、忠、信等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王维思想及生活道路的了解,可以发现,《竹里馆》一诗表现的并不是隐者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而是作者以“独坐”竹林“长啸”“弹琴”的阮籍自况,表达的是诗人一种潜隐心底的沉郁与孤愤。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臣”字其字形有两个源头:“臣”象人被束缚之形是造字之本义,“臣”由“缚”而“牵”,由“牵”而称被牵者为“臣”,很自然地引申出了“奴虏、卧仆”等义;而“臣”象竖目之形则是一种讹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对偶艺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对偶艺术的性质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刘勰关于对偶艺术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