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凝结着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就是赏析、体味语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读出文章中的美妙处,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走进文本,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模拟、对比体验,让语言活立起来,让体验抵达作者的心灵,笔者就《猫》一文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一、品读词语,感悟“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阳阳是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到这里读书的,我认识他是从前年开始的。当时学校中途安排我接手505班,班上有个男孩,很腼腆,一说话就脸红,同学们告诉我,他叫阳阳。后来,我注意到,他课间也不好动,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儿看书,或者看别的同学玩。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指导往往被片面的理解为“教师在作文课上对学生进行的写作指导”。因而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仅把目光盯在课堂那几十分钟内,而忽视了写作之前对学生的观察指导和作后的修改指导。结果是:尽管教师在课内对“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讲得再多、再详尽。可一旦要学生动口动手作文时,仍有不少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的即使成文,也是胡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