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农民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的植物、动物资源等知识的讲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回到家乡为农民朋友举办了几堂生态知识讲座,反应颇好。为农民讲课,应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同时要将利害关系摆明、说开,并结合农民切身利益使之深入浅出。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1采取形象直观方法,启发与讲解并重,密切联系当地实际情况课前制作好挂图,如当地学校有幻灯机,可制作幻灯片。并将有关事例由当事者录…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体现"叙事"思想的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引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中有助于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参与性与互动性。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把握好"三定位"与"双导向"角色;要注重案例的搜集整理和筛选工作;要做好学生评估;营造好有效的课堂组织和讨论氛围;还可借鉴SIYB培训的案例全程参与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佟亚辉  刘秋月 《文教资料》2010,(35):217-218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部分表现为责任感缺乏。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本文着重剖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外在表现与成因,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