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1.
<正>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笔者在许多公开课上发现,当教师布置一个讨论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答后就任由学生发挥。这种所谓的"小组合作讨论",只把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活动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课堂上,或作为一种花瓶,只重其"形",而无其"实"。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设置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如何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PowerPoint是制作生物学课件最常用的工具,该软件简单易学,用PowerPoint制作的生物学课件随处可见。为了更有效地使用PowerPoint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使用PowerPoint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技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所谓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简称RQ)是指细胞呼吸所释放的CO2的摩尔数和吸收的O2的摩尔数的比例,又称呼吸系数。分析和研究它,有利于解决细胞呼吸的很多问题。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所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生成,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倾力实施教学内容,在某些环节由于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很好发挥而受阻,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思考该现象的成因和相关解决措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下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实验教学越来越成为生物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能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取得较高的实效,就必须了解高考中实验考查的命题趋势和题型,经过多年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实验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侍东升 《中学生物学》2013,29(1):40-42,46
"合作、交流、讨论"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有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走入误区,其"有效性"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有些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策略及存在的误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物课堂教学需要励志和激情,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情感教育重在情感生成。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学生与老师顶嘴、乱抛乱扔、看小说或上课讲闲话、不理睬老师的教诲等现象。基于这些现象我们时常会发出一些感慨:学生素质太差,不懂得感恩,卫生习惯不好,缺乏上进心,等等。那么学生是不是真的缺失这些情感呢?肯定不是。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