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价值观作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化教育,强化理性消费观教育,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建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来,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仍存在不足,文章认为应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来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乐于接受的同时,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部在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要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同时具备科学性和党性的特殊学科,面对不同综合素质的学生,教师既要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实际的思考。该研究将"道法自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分析了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规范,以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性,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绿色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是可持续发民展的教育,它包括环境生态教育和情感生态教育,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又是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载体,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适时有效渗透绿色教育,能真正做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事素质高的绿色教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念思路不同导致全球实现一致性策略和纲领成为竞合博弈难题。拥有话语权是争取国际认同、行使国家生态治理权力的重要手段。面对世界重大变化的机遇期,通过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困境,以信息学视角,探讨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路径。即提高原始能量输入,增强国际话语权力量;精准控制传播过程提升传播效果,引导形成环境友好场域;扩大国际影响力,提高话语权有效输出,以达成行使国家生态治理权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应对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大环境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节的现象;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殊性;形式化问题突出,实效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包括: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开展世界公民教育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隐性教育手段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广阔视野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有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而这三者都离不开生态环境教育,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侯彦杰  杜凯 《成人教育》2011,(6):99-100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上存在片面化;教师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教书与育人分离化、缺乏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这些表现的分析,指出要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优化师德建设环境、健全师德建设机制、拓宽业务培训内容和途径以及加强教师心理引导等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