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制度的善德体现为公平正义,公民的善德体现为对良好制度的践履,公正的社会制度和公民崇善、为善的德性是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探讨社会制度与公民道德的现实关系,就是要在不断创造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追求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作为教育客体的受教育者的思维误区,往往忽视了自身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思维缺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定势思维、我向思维、有相思维、背景思维及情绪化思维等误区,只有通过教育主体自身之外客观条件的改善及教育者主体自身的努力才能克服。  相似文献   
3.
道德规范的发展变化本身应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任何规范都包含着历史和民族的传统因素,同时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二者结合起来就是道德规范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道德规范的历史性是现实性的基础和渊源,现实性是历史性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对认知主体学习过程的影响 我们知道,学习过程通常是由认知学习、技能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三部分构成,而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二是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既定的条件下,学习过程主要是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必须使该课程在结构体系上具有价值性,在教学体系中(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要具有科学性。为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通识课进行价值结构与科学性的有效研究。前者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