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访谈转录等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由“个体特征”“政府因素”“学校因素”“成长轨迹”“发展路向”五个范畴组成的高职学生技能成才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在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学生的兴趣、志向、信念、意志等个体特征在政府和学校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得到激发与维持,呈现出“生—徒—工—匠”的演化成长轨迹,最终以多样化的发展路向实现技能成才之梦。根据高职学生技能成才的理论逻辑,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全国技能大赛的价值引领作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通过突出重要他人、构建专业团队和优化教学策略的方式促进更多学生技能成才。政府与行业有效联动,通过完善选拔制度、创新人才政策和打造技能文化的方式促进技能人才筛选流通。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差异分析,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实际出发,证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所处的需要层次及其满足情况,提出对不同需要层次的学生群体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策略,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效果取得最大限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4.
"技术适应性"是职教本科的本质特征,唯有"技术适应",职教本科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世界中,"技术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岗位及岗位群所需功能型技术的掌握、迁移和拓展.工作世界对"技术适应性"的要求与现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固化之间的矛盾是职教本科诞生的根本源泉.作为擎秉职业教育希望之光的职教本科,必须有决心和智慧承担起"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这一教育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