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案例中的小王同学采用了"不诚实"的手段,维护了班级的荣誉,应该说,他的动机是善良的,呈现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的,班级大部分同学也都认同这种做法.我们通常说,目的体现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需要的一种自我意识.但是,任何目的的实现,都依赖于一定的手段.案例中的小王同学为了实现他的目的——班级不被扣分、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感所依赖的手段——画个假校徽,欺骗学生会干部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俞慧文 《现代教学》2014,(9X):70-71
<正>案例中小林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其实折射出高一学生这个群体的一些共性问题。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此时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  相似文献   
3.
案例中的小王同学采用了"不诚实"的手段,维护了班级的荣誉,应该说,他的动机是善良的,呈现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的,班级大部分同学也都认同这种做法。我们通常说,目的体现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需要的一种自我意识。但是,任何目的的实现,都依赖于一定的手段。案例中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