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俞珊 《今日科苑》2004,(10):32-32
我今年78岁。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已经20多年。在这些年里,由于注重保持清心寡欲,豁达开朗的心态,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脑子常用、身子常动,故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平时很少有病。老年人,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在实践中,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既有社会的原因,同时也有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从人力资源师的角度和江汉大学毕业生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毕业生求职成功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而怎样实施议题式教学是一线教师普遍思考的实践问题。文章以“矛盾问题的精髓”为例,通过选择适宜的情境载体与素材、构建交融的教学情境与知识、设计鲜活的教学活动与环节,探究有效的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力图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研究,张国清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当谈论社会治理时,我们谈论什么?我们如何谈论?浙江大学政治学求是特聘学者张国清教授的新著《社会治理研究》将为谈论这个话题提供一个新角度,一个来自政治哲学的角度。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或社会学路径,张国清教授将社会治理置于政治哲学语境下,使"从属于公权力的社会治理增添温和的、充满人性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鲁迅《伤逝》与东西《后悔录》的忏悔叙事以独特的话语结构显现着中国文学叙事伦理的结构形态及其建构的历史轨迹。从《伤逝》真诚忏悔的悲壮到《后悔录》无奈后悔的荒诞,忏悔叙事的现代嬗变在两部作品之中建构了不同自我与他者关系,形成了文学书写的不同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