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间接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言语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都研究语言的间接性,产生的前提及动因有相通之处,出发点均含礼貌因素,有些实例相互交织,互为所属。然而,虽然二者的语言间接性存在共性,但它们在理论依据及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的产生机制主要借助委婉语理论解读,强调表意的间接性;后者的理解则依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强调实施言语行为的间接性。对比分析英语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言间接性异同有助于人们更精准、得体地运用语言,促进理想交际效果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间接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是人们出于避讳、幽默、礼貌等原因而采取的婉转、间接的表达方式,间接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英语委婉语有词汇、修辞、语法等多种构成手段,正是这些手段使其语言间接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老舍对狄更斯小说结构安排的接受。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其弟子塞尔将此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对塞尔的这一当今国内外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俞艳珍 《考试周刊》2012,(28):82-83
在传统的语言研究中,反语一直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开阔了反语研究的视野。本文结合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例证分析阐述如何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解读反语,力证关联理论对反语的强大阐释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