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上海俞越龙一建国以后,中学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通用课本。四十余年来,其发展、演变的概况如次:1950年,由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教社的前身)编辑、出版了建国后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该课本的体系属传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就大陆、台湾、香港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反映的“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一比较、探索,以资取长补短。这对深化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流派与风格(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一)欧阳代娜的教学风格1.注重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欧阳代娜为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出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在初中阶段解决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问题,就是使每个初中毕业生基本上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有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首先...  相似文献   
4.
黎锦熙,他的成就不只在语言学方面,在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早在一九二四年。他就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一书。这是我国较早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论著,是黎锦熙长期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产物,因而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黎锦熙语文教学改革的思想。冲破陈旧的语文教学方法的束缚,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夏丐尊既是作家也是语文教师,但他首先是一位卓有建树的语文教师。他曾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于语文教学工作或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他早年留学日本,1908年归国后,曾先后在浙江一师、湖南一师、春晖中学、浙江四中、立达学园、暨南大学等校任教。1926年起,他出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先后创办《一般》、《中学生》等刊物。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依然以极大的热情,为语  相似文献   
6.
1950年,由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教社的前身)编辑、出版了建国后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该课本属传统的文选型体系,一直使用到1956年。1956年秋实行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中央教育部为此制订了汉语与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初中汉语、初中文学与高中文学三套课本。该教材于1958年暑假前被勒令停用。1958年无纲编辑出中学语文课本。1963年,根据《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编写中学语文课本。这套教材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线索,按记叙、说明、议  相似文献   
7.
<正>标题是文章(作品)的眼睛。写一篇文章,总得把写作对象、主要精神、思想感情等某一方面在标题上反映出来,这是文章标题的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作者确定文章的标题,往往在体现共性之处,还显示各自个性。这反映在文章标题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上,而且有些标题还富有艺术特色,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诵读呢?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时能自觉诵读课文的习惯。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放声诵读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朗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香山红叶》朗读课型设计》提出的“以读带讲,读中讲,读中议,讲中练”的教学方法便是一个探索这一课题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实例。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它始终把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作用、相得盖彰。首先,从对朗读基调的确定,来促进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基调既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体现,那么不深钻课文,不理解课文,就无法确定基调,更谈不上在朗读中把握基调了。  相似文献   
10.
写作指导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常用文体。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不无关系。怎样培养与提高我们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必须把握好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议论文的逻辑性,体现在:第一、议论的针对性。议沦有的放矢,才能发挥其作用。优香的议论文,总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而发的,写作意向明确,认识中肯,议论精辟,充分地显示出它在立题上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