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和顺序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并存性。时间和空间合起来称为四维时空。任何形态的物质客体都具有一定的广延性和持续性 ,任何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都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因此 ,我们可以以时空为纽带 ,理解一些重要哲学概念。1 运动与静止 物质的运动既在空间中发生 ,表现为物体空间位置的相对变化 ;又在时间中发生 ,表现为它总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因此给运动下定义的时候 ,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本中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概括 ,这里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一门训练人的辩证思维的学科,它同时又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后者往往被轻视,这是很遗憾的。哲学是很好的教育工具,尤其在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方面,它将起到其它手段所无法替代  相似文献   
3.
俞鸿 《班主任》2001,(7):32-33
班集体凝聚力是一个班级整体力量的集中体现.班集体凝聚力的强弱,对于搞好班风学风、促进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独生子女增多,学生个性中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越来越强,要使这些学生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彼此之间形成协作互助的关系,进而使班集体产生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就面临着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俞鸿 《中学文科》2003,(9):19-21
近三年来,高考文综试题注重基础,试题小而灵活,已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从时政的角度看,表现出以下特点:一、回避重大事件,但不回避社会总体形势。三年中,高考文综试题基本上回避了一年中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如2001年回避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二十七届奥运会、厦门特大走私案、打黑除恶、“法轮功”信徒天安门自焚、朝鲜半岛南北首脑会晤、“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巴以冲突、欧盟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等主要热点。2002年回避了中国入世、足球出线、北京申奥、美英打击塔利班…  相似文献   
5.
6.
俞鸿 《东南传播》2010,(1):74-75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媒体特性已被民间组织或个人用作发起动员载体和手段之一。网络虚拟动员以网站发起、社区发帖等形式聚集大众舆论和群体意识以达到社会控制的作用。而网络虚拟动员能够存在并且发挥作用是以政治动员机制不断削弱、社会动员机制得到强化作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政治动员中以政府机构、执政党等为动员主体。民间发起的网络虚拟动员的主体主要为社会个体成员,动员不带有强制性,那么网络虚拟动员要演变为现实行动、促成社会变迁则主观上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能从中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情感利益等。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高考 ,浙江、山西、江苏、吉林等省采用了“3 综合 (文综、理综 )”形式。从文综的试题情况看 ,一些大型题目较多地运用了地图这个载体 ,这种形式提醒考生 ,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地图 ,努力把所学知识与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学活用 ,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熟悉地图 ,掌握世界地图轮廊地图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空间载体 ,通过地图可以把世界上的一切人物、事物、事件串连起来。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政史地综合知识 ,这是综合考试的常用手法 ,也是一种有效形式。 2 0 0 0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最后 6道大题中 ,有 4道题涉及到图表 …  相似文献   
8.
手段与目的(效果)有时候可以良性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研究手段对目的(效果)的作用,也要研究目的(效果)对手段的影响。但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学术界多侧重于对前即统一战线本身(手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忽视了效果对手段的影响。新时期搞好统一战线,从求真务实的角度讲,应涉及更多的具体内容,如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形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吸引力,党在经济化政治上采取的相关措施;甚至,由于对外开放的深入.某些相似的做法还应延伸到国际关系的具体处理上。  相似文献   
9.
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 ,中间虽然只有“货币”两个字之差 ,但是 ,它却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物物交换变成商品流通“商品———商品”属于物物交换形式。它是早期商品经济状态下的交换方式。人类社会早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交换本身是一种不经常、不固定的行为。当时没有也不需要有货币。物物交换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它们的递进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向前发展 ,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向前进步。“商品———货币———商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