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趣说药名信     
民国初年,衢州有位开中药店的女主人给外出购办药材的丈夫去信,表达她忧虑、焦急、盼归之情。信中可谓字字含情,情深意切。妙的是信中嵌进了13种中药名,嵌得十分自然,意思表达得豁达晓畅。信是这样写的——槟郎(榔): 一去已过半夏,更不当归耶?盼望天  相似文献   
2.
【原文】“施恩”与“饭碗”一位初中毕业生考上了省一级重点中学,乡邻说:“你考得这么好,要好好谢谢老师,应该请老师吃顿饭。”那位学生却说:“我考得好是为学校争了光,老师应该请我吃饭才是。”于是,有老师为学生的这种“大不敬”大发感慨。学生应尊师,道理明摆着,我只是想老师应怎样看自己的工作,看  相似文献   
3.
倪培森 《初中生》2006,(3):55-56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流传在苏杭一带的俗谚.这句俗谚中的"才子"是指读书人中所谓的佼佼者,"癫"则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死读书者,完全脱离生活实际近似癫傻的书呆子;一是指恃才傲物,放荡不羁,举止怪异,貌似癫狂实则大智若愚、名副其实的俊士.七个才子中有六个癫,是通过数量多少的对比,讽刺死读书、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多,感慨大智若愚的俊士很少.它源自清代乾隆年间苏杭地区的一个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4.
清朝时,陕西某县举行县考(考秀才),四乡的书生都赶来应考。当考生按照规定时间陆续进入考场后,突然,考场内传出一阵秋蝉清脆的鸣声。考生和监考人员十分惊诧,仔细检查后,发现蝉鸣声是从一位名叫黄耀祖的考生帽子里传出的。监考官命其取下帽子。果然帽子里藏着几只秋蝉,蝉儿受到惊  相似文献   
5.
6.
现在,仍有不少人把坐牢叫作“坐班房”。“班房”为什么会同牢狱(监牢)同义?“班房”是“三班六房”的简称,使用这一称呼始于明清,它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专政机构。“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的合称。它是古代州县衙门中一种差役组织的名称。皂班的“皂”,原为马牢之名,即马厩。古代,奴隶与马同牢,又因“皂”为黑色,古人用以借代穿黑衣的养马官,由此,引申为泛指州县衙门里的差役,又称皂隶;特指专司站堂行刑的衙役,即县官升堂审讯时,排列在公堂两边的公差——皂班。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的杨修之所以能根据曹操在花园门上书一“活”字而作出“丞相嫌门阔耳”的准确判断,就是因为他利用汉字可以离合字形来表意的特点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门”加上“活”,岂非“阔”?这叫汉字形体的分用,也即析字格。抗日胜利后,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就今后中国的前途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作者吴承恩以其生花妙笔生动地记述了美猴王的故事:花果山即位,龙富索宝,大闹地府,惊动天庭,玉帝派太上老君将它骗上灵霄殿,封了个弼马温的“官职”;后来,西天王母举办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弼马温,美猴王一打听,方知受骗上当,弼马温根本不是什么官,一怒之下大闹蟠桃  相似文献   
9.
“公而忘私”,向来是作为褒词,表彰一种优秀品质,称颂一心为集体,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先进人物的作为。然而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伙“谁说公鸡不下蛋”的“专业户”,他们“物以类聚”、“沆瀣一气”,热衷于“慷公家之慨”,殚精竭虑,巧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