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德国学者提出的目的论,使翻译过程中“人”的因素得到了关注。近十年来,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更是强调了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将译者地位提到一个新高度。通过从译者角度梳理两套理论,发现二者对于“译者角色”“译者制约”以及“译者显形”这三方面的阐述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推进艰难,因此应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为高年级的口译课做好准备。建议针对口译课要求的语言技能、百科知识技能和翻译技能三大模块,设置相关课程,以期对高年级的口译课有所裨益,对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等院校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面向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但是口译课很容易变成“口语课”或“中西文化对比课”。本文试图脱离口译课程的讲授,从口译课的生源质量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如何使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与口译课的要求有机衔接起来;并探讨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泛读、听力、口语、综合英语等课程在培养英语基本功的同时,如何协助学生为口译课做有针对性的准备,使教师在教授高年级口译课时更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4.
译员作为跨文化协调者,不仅要谙熟源语和目标语,更要熟知双方的文化。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常会因交际失误导致一些尴尬的场面,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文化中禁忌语的翻译,一方的文化缺失而造成的口译空白,长久以来养成的不同文化习俗等。为此,译员培训中,要注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熟稔双方的思维方式入手,加强文化专题讲解,强化口译模拟和口译实践,将交际失误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的创作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荒诞派,荒诞派作品也在很长时期内影响着当代许多大家的创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品便反映了人的这种荒诞的存在。本文梳理了荒诞派文学的历史渊源及特色,通过贝娄作品与荒诞派作品的对读指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贝娄对荒诞派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文学批评家霍米·巴巴提出“间质空间”的理论,认为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在这一策略性空间内交汇、冲突,最终达成协商,为后殖民作家的文化身份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后殖民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萨尔曼·拉什迪的姐妹篇童话作品《哈鲁恩与故事海》《卢卡与生命之火》中,主人公被置身于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文化交错、对抗的“间质空间”,经历了迷茫、冲突、协商,最终认同自身混杂性文化身份的抵达,象征着后殖民作家对文化身份定位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