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倪珍珠 《考试周刊》2009,(27):161-162
当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改变,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性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创造思维,所以在科学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营造民主土壤。强化意识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活化思维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倪珍珠 《考试周刊》2008,(17):23-25
实施科学新课程,转变教学理念是关键.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本文通过四个课例的教学体验,来谈一谈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并对课例的教学作了相应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倪珍珠 《考试周刊》2008,(18):221-222
作业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性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只注重知识的落实,陷入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区,使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下<科学>作业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尊重学生选择,包括选择难易、选择完成时间、选择作业数量等,作业内容选材要从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设计的题目要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是否可能、学生是否乐意等因素,作业设计的主体要从单一教师向教师、学生或家长共同参与转变.因此,优化作业设计,赋予作业新的生命,已成为新课标<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