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唯物史观的新进路:“和谐←→合力←→活力”(“和合活”观),体现“和合活”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化概念的基本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很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化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方式、过程及结果,集中地体现为人们在其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在以价值取向为核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的作用下、按照客观规律能动地适应并改造环境所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等一切"人化"的显形或隐形的积淀.  相似文献   
3.
悖论的定义蕴涵着无限的思维张力,悖论的历史就是彰显悖论思维张力的过程,生活充满着悖论,悖论存在泛化的趋势,其泛化特征是悖论思维张力的外在表现,它具有外在的张扬性、无限延伸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悖论展现出来的那种无限深邃的魅力是悖论思维张力的内在品质。悖论思维张力就是这种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辩证统一。悖论思维张力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它在给人类尴尬的同时,也赋予人类无限的启迪和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朱熹理学的形成有其广泛而深刻的学脉渊承.朱熹理学是继承和发展先秦以来各家各派之长,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儒、佛、道三家的唯心主义思想,从而形成了朱熹特色的理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始终要围绕产业办专业,服务产业育人才,实现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现代产业深度融通: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在空间布局上要深度搭接;职教园区的专业建设与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要深度对接;企业和学校、教育和产业要实现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试述列宁对普遍联系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作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对立面的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发展了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强调联系对发展的依赖性,联系的发生需要有“绝对中介”,对普遍联系学说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分析来"拒斥形而上学",对哲学,特别是传统哲学,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在他看来,命题的意义来自经验事实,其实事实也只不过是主观经验范围的东西;从他的逻辑原子论的主要观点来看,基本表现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