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家有中等生     
慵懒午后,在超市日常用品购物区,邂逅了两年未见的女友莲尘。我惊喜之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也不敢把眼前这位邋遢自卑的老女人,与以前风华正茂的优雅知性女子重叠起来,相提并论。短暂叙旧聊天,终于弄清了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
傅彩霞 《教师》2010,(15):14-1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与热爱生活的儿童。担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根据小学生特点将内容的知识、观点及行为编成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歌舞、故事、竞赛等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小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于波  傅彩霞 《科技广场》2006,(11):127-128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探讨了C语言中递归调用中的Hanoi(汉诺)塔问题。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应合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向学生传递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公民素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亚硝酸与伯芳胺反应形成重氮盐 ,以及重氮盐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芳烃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提高了重氮盐的稳定性和产率 ,同时也使Sandmeyer反应操作更加简便 ,提高了卤代芳烃的反应速度和产率 .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与热爱生活的儿童.担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根据小学生特点将内容的知识、观点及行为编成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歌舞、故事、竞赛等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小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7.
君子上中学的女儿苏晓爱上了2010快男吴俊余,浓烈地、不加任何掩饰地加入了"追星族"行列,成了浩浩荡荡的"金鱼"中的一员。为了爱这个纯白少年,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