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师专新生的心态进行分析 ,并从创设育人环境对师专新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觉新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里塑造的一个独特的人物,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小说画廊中罕见的受难者形象。他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作品中任何一个旧制度的牺牲品,然而,他对待任何逆境厄运的态度又是如此顺从,一忍再忍,他那懦弱的性格,在整个《激流三部曲》中,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作为他懦弱性格的表现,给人印象最深者,莫如眼泪和哭泣。在作品中,他是眼泪流得最多的人,仅在《家》中,写他痛哭、大哭的就有七、八次,还有那数不胜数的“抽泣”、“流泪”,说《激流》是写高觉新流泪的历史并不过分,他的眼泪流得最多、最久。了解高觉新的…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戏剧,是中国现代戏剧伴随着抗战烽火形成传统并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八年抗战中大后戏剧发展形成的几个阶段及各阶级发展的标志和突出特点,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潮和低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鲁迅小说《伤逝》中子君勇敢走出封建家庭与涓生结合,却按照传统的角色规范,沿着传统的生存价值观和生存方式走下去所带来的悲剧,探讨“五四”时期在“女性解放”表象下存在于两性关系中的由历史造成、遗留、仍在滋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师范专科学校担负着培养初中教师的重任,要造就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实习正是强化这种职业训练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情况是:师专学生平时基本上没有接触中学生,与中学的教育联系也较少,大都是在毕业前才到中学进行短期的集中实习,实习的重点又局限在教学,即听课,备课、试讲和正式上几节课,当一下原班主任的助手等,很少参与学校其它工作实习。这种状况显然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的。师专的教育学习,是在师专与中学间架起联系的桥梁,让师专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熟悉初中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检验自己适应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基本功,缩短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过程以及当教师的差距。师专学校通过这个桥梁,也检验是否向初中输送合格的师资。因此,教育实习的任务,就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的实习,还应体现在师专学生所要适应的初中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虎妞的悲剧     
虎妞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是具有悲剧精神的主体。比起小说中的祥子、小福子、老马爷俩这些悲剧形象来,虎妞属于另一类型,更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静夜》是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的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作品艺术地揭露了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抒发了诗人决不沉沦于个人小家庭的安乐,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爱国主义激情.《静夜》写于1925年,那时间一多已颇有名望.他年不到三十,已居于上层知识分子之列,成了蜚声国内的名诗人、名教授,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然而,他没有忘记祖国的飘遥,人民的血泪.他对个人生活小圈子外的社会不能不关切.他看到疮疮满目的祖国的‘各种惨剧’:外强侵略,山河破碎,百姓涂炭,哀鸿遍野……诗人不可能在血腥、呻吟和挣扎中的祖国人民面前闭目塞听,面对这痛苦,黑暗的现实、诗人不能不激起心底的受国激情.一颗关心祖国危难和人民疾苦的赤子之心在激烈地跳动,一团喷发于黑暗的烈火在熊熊燃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写出了这首炽热的爱国诗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师专的培养目标、规模的要求,探讨师专教育实习的任务,目的在于提高师专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浅议贺州旅游“双向”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贺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双向”旅游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贺州利用“双向”旅游资源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贺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双向”旅游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对贺州利用“双向”旅游资源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