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在古人看来,诚信不但是立人之道,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而且是执政者重要的行为规范,是立政之本。因此,作为政治道德的诚信,一直受到思想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分析中国古代政治诚信资源及其限度的角度,对政府诚信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加以探讨。一所谓“诚”,很多的思想家都解释为诚实无妄,不自欺,表里如一等,如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它是指一种真实不欺的品格。所谓“信”,是诚实无欺,遵守诺言之意。诚与信最初是分别使用的,到了春秋时期,管仲首先将“诚”与…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有机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创新会带动教学内容的创新。本文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坚持三个视角,即问题意识的理论视角,观照现实的人文视角,互动感染的心理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先哲们很早就提出并探讨了“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诸如“中和”、“合和”、“协和”等一些重要概念。所谓“和”,包含有协调、和谐、适中、调和之意,在内涵上最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一词。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人伦观念的走势说明道德教育中人伦教育的缺失。现代的人伦教育既要向传统伦理文化汲取丰厚的思想资源,更要立足于现代的视角,针对现代性的道德问题,处理好人伦教育与培养现代的独立人格、人伦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