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绘画中的形神关系是理论和实践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形指对象的外部特征,神表达对象的精神世界;形是形式,神是内容;开处于从属地位,神处于统帅地位。必须明确传神是绘画的宗旨,绘形是传神的手段,要努力追求“不似之似”,达到形与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油画     
关文庆 《华夏文化》2014,(4):F0003-F0003
正~~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只能在实践中进行,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景,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与实践,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关文庆 《教书育人》2012,(24):104-105
一关于实践教学中肖像问题的思考肖像画是对特定个体形象的记录,中国肖像画传统名称为"传神""写真",近百年来人们对肖像画经过哲学、社会和人类自身变化,逐渐认识到肖像中艺术个性的理解和表现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才能在肖像创作中游刃有余。最早的肖像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西方文艺复兴的肖像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中生活形象的表现,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上升。油画肖像写生中形象的神态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领悟不到这一道理的学生在创作中容易顾此失彼。例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妇女的神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