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当代唯物史观研究的基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代唯物史观的研究,应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最广大人民,作为研究的基点,而不能抛开这个基点;研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而不能背离这个原则。研究应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基础,而不能脱离这个现实。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的高度,就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就业与创业思想等几方面的内容。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培育,要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教育、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三种途径抓起。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起高考招生连续三年扩招,到2002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600万,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212万人今年将走向社会,伴随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毕业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本文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前提,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指出部分毕业生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试图探索目前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有效途径。观点仅一孔之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