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反腐败机制侧重于惩治而相对轻视预防,这不利于堵住腐败的源头。事实上,事前预防比事后惩治更重要,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从制度建设、官员教育、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监督等方面入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离不开人民"是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以人民利益为重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取信于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按劳分配原则的历史定位冉清文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分配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表现形式、分配单位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按劳分配原则有着不同的历史定位,对此必须给予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的转折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实现了思想解放的转折;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转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确定,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转折。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党的建设,必须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正确处理党的政治领导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指导思想与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先进性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界定政府的角色,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重新研究和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 任何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按劳分配理论也不是凭空而来,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的剥削制度的过程中,合理地吸收和继承了前人的按劳分配思想,在批判各种机会主义者的分配理论基础上形成并进一步完善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在社会性质上,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阶段上,认为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表现得还不完善,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市场按自身的规律不断发展,更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和参与。政府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