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374r、WCS417r、Q2-87、2-79和CHAOr,恶臭假单胞杆菌(P.putida)WCS358r菌株及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和WCS358::Phz,以及绿脓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7NSK2及其相应的嗜铁素突变体,采用预先接种和混合接种两种方法开展了板粟疫病的生物防治试验.在对板栗疫病菌的拮抗活性测定中,所用生防菌对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能产生嗜铁素的WCS358r等菌株,优于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说明嗜铁素是抑制板栗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有效因子.在生物防治试验中,WCS358r对板栗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JM218却没有效果,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的发病率与WCS358r接近,说明细菌产生的嗜铁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细菌产生的抗生素DAPG没有防治效果.混合接种比预先接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