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课堂教学文化重构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传统课堂教学呈现着背离、单调和专制的文化异化特征。课堂教学的文化转型,将面临着地域性文化冲突、历时性文化冲突和群体性文化冲突。新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审读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重构课堂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情感领域”(affectivedomain,也译作“情意领域”)一词最早是1956年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就这一点而言,情感领域恰好对应了我国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焦点。实际上,心理学、教育学从来都重视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过程与方法"提升为课程目标,意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建构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4.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焦点。实际上,心理学、教育学从来都重视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过程与方法"提升为课程目标,意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建构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本质在育人,这在根本上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具有爱心、良心和耐心,同时叉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拥有快意、保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应以生活为源泉、以活动为途径、以思维为纽带、以情感为核心、以求真为境界,实现历史教育的本质功能,培养出有志于民族复兴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养成是基础学力的核心,是儿童适应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的基础。①知识和能力不是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唯一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离开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体系的起点,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实施和实现的基础和载体。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悟认知目标分类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建构适合中国历史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认知目标,促进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只有加强对学习领域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才能建构适合中国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科学指导历史课程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情意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冒兵 《历史教学问题》2005,(1):86-88,19
历史教育界过去对情意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研究不够,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用认知目标代替情意目标,这使得教育的目标逐渐沦为使学生能应付一种几乎完全是认知性的考试,而情意目标不能很好落实。历史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