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庄诚  冯亚民 《考试周刊》2007,(39):120-122
数学是物理学研究的工具,更是深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目前学生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并不注重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结合。本文对此精选几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数学知识在物理题解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九个指标;并论述通过“加强平时实验教学,重视学生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冯亚民 《物理教师》2008,29(1):63-63
纵观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陕西)卷中的物理试题,该部分的难度略高于2006年,但试题命题较好,全面体现了“稳中求进,注重基础”的命题思想,其中选择题对中等分数段考生的区分度较高.本文对第20题的解法作一探讨,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新课标下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九个指标;并论述通过"加强平时实验教学,重视学生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深学生对天文学知识"行星冲日"现象的了解,本文立足于2014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物理),通过对此天文现象的研究,解释了"地外行星"和"行星冲日"两个天文学概念,并针对再次"冲日"现象的出现做了规律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与物理思维解决极值问题的能力。方法:对常见的运动学,动力学,静电学等极值问题利用数理结合的思想加以解决。结果: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极值问题的能力。结论:在掌握解决极值问题的同时,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