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作为根本性的哲学观念,渗透在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与诗歌创作中。天人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与心理和谐是诗人由外及内,由身到心的提升过程,表现为能超越任何一种生命存在的境遇作自己的主宰,从而修炼一个完善完美的心灵。在诗歌的创作中,则表现为由内及外,由心到身的外显过程。诗人在物我情意融通,寓意于物,以物比德的创作过程中与自然客体达成情意的圆融合一。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型人才追求的是人的和谐发展,提升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的健全个性并谋求与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危机也逐步浮现出来。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强国,首先要唤醒、明确大学的主体意识、主体性,坚持大学的特色发展。大学在工具理性的独裁统治下,逐步遮蔽了其文化本质,在实践上走上了偏狭,表现在大学定位模糊不清,发展缺乏特色。在文化视野下思考大学的特色发展问题,大学需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特色的学科建设、合理的制度文化等以建立符合高等教育的内部、外部规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和谐文化来实现大学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既是教育之基更是大学之魂。本文从大学文化的内涵、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几方面探讨了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大学高教研究所(室)现有的发展模式、发展原则,提出大学高教研究机构要扎根本校,面向社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定位,建立适合自己的有"特色"和"个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学风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指出了高校学风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进而从教育观念、思想教育工作、教学管理、大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教育 ,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 ,必须恪守创新教育伦理 ,必须注意克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这一基础上 ,才能够真正尊重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自觉地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 ,培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作为大学生教育科研组织创新的工作室制度,及其在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和工作室这一新型教学科研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科研组织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等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彰显其独特价值。这是因为工作室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了从"预成论"到"生成论"的教学观念转化,冲破了通识教育、课堂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的藩篱,施行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全人教育。学生在主体能动性下获得"内生能力",得到"内生性"的完善与超越。教师完成了角色的现代性转换,在增强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德行涵养、人格魅力,形成教学相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学生个性培养等几个方面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