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践,不仅在教育改革探索和教育技术进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向整个教育界充分展示了其教学价值,更暗示着其巨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评比中,上海市的"中学物理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的研发与应用"荣获一等奖。该项目组建了研、学、产一体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为物理教学量身定做的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数字化实验系统(DIS),进行了新课程中的物理实验改革。  相似文献   
3.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怎样提高学生的学力,怎样为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方向。为此,我们采访了上海市风华中学校长冯容士。  相似文献   
4.
三、DIS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Ⅱ)的研发研发的动力,就来自教学需求的挑战。研发中心的信条,就是迎接挑战,把梦想变为现实,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构建另一个实验装置,来作为感生电动势的标准物理模型。该装置不能依靠导线切割磁场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引发磁通量变化,还要实现磁通量变化的可控、可变。  相似文献   
5.
冯容士  李鼎 《物理教学》2012,(10):24-28
背景二力平衡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第一次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关键知识点。上海二期课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针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巩固力和力的图示的知识;加深对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理解;又为学习液体压强和阿基米德定律做准备。鉴于初中物理没有涉及"牛顿三定律",二力平衡的概念又相对抽象,因此上海二期课改教材把"二力平衡条件"作为"机械运动"章节的重点内容,并安排了"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6.
DIS智能力盘     
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中阶段导入的"矢量"概念足以构成一道认知门槛。跨过去,物理学可能一通百通;跨不过去,就可能使相当一批学生终生对物理学避之不及。何也?关键在于矢量的抽象性。依照传统的实验手段,矢量的大小可以测量,但其方向却难以把握。静态的矢量方向(力的合成和分解)尚且需要想象,动态的矢量方向(向心力和转动惯量问题等)就更难理解。  相似文献   
7.
前言自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起,人们就开始思考: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反过来磁是不是也能产生电呢?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变化的磁场能使闭合导线中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后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法拉第从大量的实验现象中以近乎天才的直觉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相似文献   
8.
冯容士  李鼎 《物理教学》2012,(3):23-27,38
"向心力加速度和向心力"是上海高中物理教材(拓展Ⅰ)中的内容,基于该定律的重要地位及学习难度,课程标准将其学习水平确定为B级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还要求明了知识的确切含义,并能应用、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原有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9.
DIS静电计     
冯容士  李鼎 《物理教学》2012,(12):20-24,29
前言静电是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非常独特的一个部分,也是非常难教的一个部分。说它独特,在于这部分内容与其他部分的关联程度不大,相对孤立,且较为抽象;但因为它又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少有的能将学生导向原子物理乃至量子论的基础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静电内容不可或缺。说它难教,则在于静电的特性和传统实验仪器的限制,导致静电实验难做,教师的压力大。著名物理教学专家袁哲诚先生就在自己的《库仑定律》教案中强调:保持绝缘良好(包括空气干燥)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005年,作为对上海二期课改推出"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呼应,本刊连续刊登了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冯容士特级教师撰写的以《DIS的研究与开发》为总标题的12篇论文,此举在国内物理教学界引起了认识、研究和应用DIS的热潮。光阴荏苒,DIS的全国用户已从当年的几十所发展到超过三千所学校,而本刊编辑部收到的稿件中有关DIS的比例逐年递增;来稿者中不乏以DIS实验获得各级各类物理教学奖项的精英级教师,可见DIS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教材、教法甚至教育思想等领域的巨大反响。2010年12月,喜讯传来:以冯容士特级教师领军的团队凭借DIS项目一举荣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成果一等奖,本刊在祝贺冯老师和山东远大公司的同时.约请至今仍在DIS研究与开发一线的冯容士老师拨冗赐教,总结一下近年来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DIS研发的新成果,并为DIS在物理教学领域的深度应用做出展望。经过一年的准备,冯容士老师欣然命笔,新一轮12篇论文即将面世。本期新辟"DIS实验新探"栏目,其中"DIS二维运动实验系统及实验(Ⅰ)"乃是其开篇之作,特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