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但目前有关高中阶段生态素养培育的研究较少,并且缺乏课堂与户外衔接的培育方式。文章基于卢卡斯模式,结合培育生态素养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议提出,教师以地理课堂为载体构建学生的生态知识背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生态教育元素设计相应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生态问题,促进其生态观念内化、生态行为外显,并建立生态素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主要表现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终身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此,我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3.
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迎着温暖的阳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主要表现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终身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此,我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肩负时代责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有意识地在地理教学中提炼或融入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选取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乡土教学活动案例。案例的设计围绕创设真实情境、遵循导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进行,最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冯崇玉 《学周刊C版》2011,(1):162-163
跟随着全国新课改的浪潮,我市走过了七个年头的课改历程。在这七年里,我不懈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适应到喜欢,逐渐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研学课程的开发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开辟了新渠道,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平塘FAST天文研学为例,把PBL模式运用于研学课程设计中,结合研学课程前期准备、研学课程教学环节设计、研学课程评价设计等,展现了完整的研学课程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在研学中充分感受天文之奇妙,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