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味追求“新”、“活”,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笔者结合自我实践诠释了对新理念下新课堂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认真审视、研究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味追求"新"、"活",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对新理念下新课堂的"新"的理解应当包括学科教育功能新张扬;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引用新的导课背景材料;构建新的学习板块;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教师指导作用新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新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冯燕颖 《考试周刊》2011,(63):216-217
课改的透视点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取决于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指导、引导、点拨、强调、提升和所有助学活动都应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反思和总结。部分教师长期沿袭并一定程度上还未真正改变“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  相似文献   
4.
认真审视、研究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味追求“新”、“活”,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对新理念下新课堂的“新”的理解应当包括:学科教育功能新张扬;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引用新的导课背景材料;构建新的学习板块;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教师指导作用新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新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