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育自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连续听了高中三个年级的20多节公开课,其间组织了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有的课达成率高达90%以上,有的课只有60%左右。同样是经过认真准备和刻意打磨过的课,固然有学科性质、学生配合、检测问卷难易等方面的差异,但效果为什么会如此大相径庭呢?这样的测试结果也给了我一些启示: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与所教班级的层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长江流域近十年来洪水频发的根本原因不是A .雨带推移规律打乱B .太平洋海流的影响 ,气候异常C .流域内植被遭破坏D .水土流失严重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 ,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 ,气温在  相似文献   
4.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有这样一段字:“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投靠外国侵略,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这段字,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判断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A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B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C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D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读右图居住景观 ,判断 2~ 4题 :2 这种居住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A .西北内陆地区 B .东北平原C .黄土高原D .珠江三角洲3 哪一种因素是导致该地区出现这种景观的最主要原因A .风俗习惯      B .地表形态C .土壤性质      D .生产活动4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 ,最需要…  相似文献   
6.
1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无一幸免地存在着一个通病。那就是:虚假。2历史老师不是常教导学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吗?怎么自己在教学中搞虚假的一套呢?3公开课带有一点表演性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表演冲击甚至取代了教学。公开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进而也就失去了观摩研究的价值。4部分公开课遭受“病毒”侵袭的现象。反映了有的学校和教师好大喜功不务实际的虚假作风。它提醒我们。任何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5我们必须向公开课的不真实性和评课时的客套与自说自画。说一声“不”!6SOS!我们呼吁:救救公开课。还她以健康和高效!  相似文献   
7.
无论小学 ,还是中学 ,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无一幸免地存在着一个通病 ,那就是 :虚假。历史老师不是常教导学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吗 ?怎么自己在教学中搞虚假的一套呢 ?公开课带有一点表演性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旦表演冲击甚至取代了教学 ,公开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 ,进而也就失去了观摩研究的价值。部分公开课遭受“病毒”侵袭的现象 ,反映了有的学校和教师好大喜功不务实际的虚假作风 ,它提醒我们 ,任何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我们必须向公开课的不真实性和评课时的客套与自说自画 ,说一声“不” !SOS !我们呼吁 :救救公开课 ,还她以健康和高效 !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在本校一百多名学生中就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做过一次调查,结果令我们既困惑又尴尬,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学生在新的高考制度下,要学习的科目太多,课前没有时间预习历史;第二,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有些内容听不懂,有些则是基础知识的重复;第三,课后学生既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探讨。究其根源,一是因为历史教科书的体系发生了变化,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以及据此而展开的课堂教学多多少少出现了断层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以及各省市业已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以看出,促进教育的优质和均衡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如果撇开宏观的政策层面的"机会公平"以及硬件层面的"资源公平"等因素之外,实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