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在生活中,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偶像”一词经常被误用,且误用频率较高,常常见诸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中,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势力”了、这种情况值得语文教师特别关注,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加以纠正,强调正确的用法,以免学生“将错就错”。  相似文献   
2.
冷成君 《语文知识》2005,(12):33-34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第16题考查的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中的一段曲词: [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  相似文献   
3.
在生活中,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偶像”一词经常被误用,且误用频率较高,常常见诸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中,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势力”了。这种情况值得语文教师特别关注,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地加以纠正,强调正确的用法,以免学生“将错就错”。无论是2000年版的《应用汉语词典》(商物印书馆),还是2002年头版的《现代汉语辞海》(新华出版社)其解释大体都是“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很明显,上述的辞书都把“偶像”定义为贬义词。而在一些明星出演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充满敬佩,追思语气的“XX是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